8月4日,我院神经内科接诊了一位侯姓破伤风感染患者,经过专家们一系列的抢救治疗,现已痊愈出院。
患者侯爷爷,今年80岁,据患者家属介绍,患者在家农忙时,不慎被铁钉扎了一下,侯爷爷没把这小伤口当回事儿,简单处理后,伤口也很快就愈合了。在之后的几天里,患者出现了肢体僵硬等症状,在前往多家医院就诊,情况并未有明显的好转,家属送至我院,收至神经内科诊治,在询问病史并结合患者就诊过程中出现的张口困难、吞咽困难、舌头僵硬等症状及相应的神经内科查体,考虑锥体外系疾病,破伤风可能,立即进行相应检查及对症治疗。
面对其危急,特殊,罕见的病症,为了确保诊治科学、合理、无误,本着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,我院先后两次为其举行院内多科会诊并开展市内扩大会诊,组织全市相关医学专家,对其实施联合诊治。
在接触交谈过程中,了解到侯爷爷家境困难,住院治疗的费用对于他来说是个天文数字。神经内科主任郝丕达和护士长王春伟商量后决定,为侯爷爷在科内进行爱心募捐,希望以科室的绵薄之力给予侯爷爷一点温暖和安慰。
在院领导的关心下,经过急诊科、重症医学科、神经内科等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、精心护理和病人家属不离不弃的积极配合下,80岁的侯爷爷起死回生,病情逐渐好转,目前已治愈出院。
关于破伤风
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,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、产生毒素而引起阵发性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。其潜伏期为3天-21天,一般为7 天,因此又叫“七日风”。
✔破伤风感染最常见于外伤和烧烫伤患者、不洁接生的新生儿,以及手术器械消毒不严等情况。
✔开放性损伤,或者细小伤口如锈钉刺伤,或者拔牙、术后感染、慢性溃疡,或者虫蜇、动物咬伤等都可能引起破伤风,免疫水平较低的人群,感染的概率更高,具有“无孔不入”的易感性。
世界卫生组织认为,在缺乏医学干预环境下,破伤风病例病死率约100%,即使经过综合措施积极治疗,估计其病死率在全球范围仍高达30%-50%。新生儿破伤风在我国属于乙类传染病监测项目,而成人破伤风未监测。虽然我国新生儿破伤风已基本消除,但据WHO估测中国破伤风发病例数每年为1.2万例,这样成人的预防至关重要。良好的伤口处理与接种疫苗,是目前预防破伤风感染的主要手段。
小小贴士
(1)一旦受伤先用清水或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上的污物;
(2) 再用酒精,碘伏等消毒用品对伤口进行消毒;(3)用无菌纱布或者创可贴简单包扎,及时来医院治疗。